對於同一件事,每人都有不同的處理手法。今天,我正在為此事而諗爆頭。
由於下年要高考,暑假起自我雪藏,比賽訓練也因而缺席。今日見到的練習,可以說是非常「唔八月」。以往八月的開始,就是我們衝刺的起點,每年都說的話是:「九月頭比賽喇你仲發夢?」對著這班隊員,我甚至說不出這句話。
是我們的錯。讓他們在未明白到比賽的意義之前便開始練習,一句話也不說的推他們去做一些超越自己能力範圍的事,讓隊長們未清楚提攜後輩的重要性之前,逼著他們上戰場,大家都一直的向前衝衝衝,卻忘了比賽最根本的目的:學習照顧自己、堅強、與團隊合作,和學懂思考、判斷。
眼見他們做了二十下只有「落」沒有「上」的掌上壓時,我在自己身上看到舊時領袖的影子。曾經,十二歲的我不也因為遲到而被罰一百四十下掌上壓,而對這種教法極為反感,甚至與領袖有口角嗎?怎麼在自己成了領袖後,竟容許這種劇目歷史重演?那年我一邊受罰,淚水一直跑出來,掉到眼鏡上,一邊告誡自己不准再遲到!不准再遲到!不!准!再!遲!到!這種方法對於某種人來說是非常有效的,例如我們這堆,鬧極唔走。但,也不應忘了那些被鬧走了的人,他們正在提醒著我們,不要再重蹈覆轍了!我們,在短短幾年後,都忘了以前的經歷嗎?又或是,權力蒙蔽了我們的雙眼嗎?
因材施教。有些人要用哄的,有些要嗲下的,有些要強硬命令的,有些要付出大量關懷的。希望仔女好,應該慢慢了解他們的性格,慢慢教,一切都慢慢來,今年教不懂的,下年再教,下年教不懂的,再下年再教。童軍領袖是個人生中不必要的導師,機緣巧合之下,我們會教你們課堂以外的事,帶給你們一些奇怪的經驗,對前途也許有用,也許是廢的,但希望你們離開後會想起我們,而我們,想你長大,想你好。
處罰是讓人反省的好機會,但也不應過量,畢竟我們要的不是眼淚和抱怨,而是看見一班小朋友變大個仔。乖。多一個童軍,少一個壞人。我們都要努力。
正在苦惱如何改善時,媽媽搭了句嘴︰「個個人有唔同教法姐,話唔定會愈來愈好呢!你溫好啲書下年先諗教仔啦,如果唔係仔都冇得你教!」
你又啱喎,起碼你有經驗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